ETF 也是一種基金投資!?

最近 ETF 實在是很夯,每一個投資人在討論的都是自己要投資哪一檔 ETF,但其實這些投資人都不知道自己原來在討論基金投資,那ETF是基金種類中的哪一種?ETF的收益和一般基金投資報酬率相比如何?那 ETF 這種基金是什麼?

ETF 是哪一個基金種類?是屬於基金投資?

老實說ETF這個基金是什麼?其實ETF是一種證券化的基金種類,而英文是 Exchange Traded Fund;那證券化的基金是什麼?其實簡單的說就是他是一個可以在證券市場中由買賣雙方交易的一種基金種類。

其實對於所有的投資人來說,ETF這個基金是什麼根本不重要,因為重要的是基金的報酬率,任何的基金對於投資人來說,都遠不如會賺錢的基金種類重要,所以原始的基金投資,只是單純把錢給基金管理人,而錢往往在這種基金是什麼下場?就是任由管理費不斷的被扣除!績效卻也沒有比自己做股票投資還要來得好,所以鑒於不理想的基金投資報酬率,加上投資人普遍越來越理解什麼是股票投資,於是證券化的基金種類就誕生了,而且越來越普及。

ETF 投資與共同基金投資,有什麼不同?

共同基金是什麼?其實這個『共同基金』是巴菲特所推崇的基金種類,而共同基金其實說白了就是有一個專業的基金管理人來做投資,所以老實說跟我們平常在探討的基金是什麼沒有區別,只是共同基金的這麼名詞源自於歐美,所以他們更熟悉這個名詞,其實就跟基金一樣。但是基金的管理費實在太高,即使你帳戶上看到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有20%,但實際上你可能只領到15%左右。

而ETF的基金投資源自於,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個股市的大盤指數,而所謂的大盤指數就是所有上市股票藉由權重與種類,結合而形成的一個數字,就好像美國的道瓊指數、S&P指數,台灣的就好比大盤指數,這些指數基本上都是由固定的公式所組成,而這些股市的大盤指數基本上大多不會倒,而且隨著通膨都會不斷的增高,在這個原理下其實不太需要基金管理人去管,只要把公式、比例確定下來,基本上就是兩週變化一次,然後調整一下持股這樣,所以實話說 ETF這個基金投資,不僅杜絕了基金經理人的投資誤區,更是讓投資人可以直接在市場上進行基金投資,而因為管理費較低,所以這個基金報酬率更貼近現實,所以才會讓越來越多去進行 ETF投資。

基金投資報酬率是決定基金好壞的關鍵?我覺得不完全是!

一般共同基金的基金報酬率總是喜歡跟大盤來做比較,因為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大多不會像短期暴利的那些投資商品,因為基金投資大部分都非常長期,很少會有那種像是期貨般的爆炸性績效,反而基金投資報酬率都因為投資的投資長,變成基金投資報酬率都普遍在10%~20%,可是行情依舊有好有壞,所以為了避免客戶在空投的時候去責怪基金投資報酬率不佳,所以就拿出大盤的交易績效來做比較,如果在空頭的時候跌得比大盤少,那麼就表示該檔基金投資的還算不錯。

ETF 其實比較少拿來跟大盤做比較,因為他的基金種類的成分股比例都是固定,所以其實真要說明白一些,都是大盤的縮影,就好像是台灣50的ETF,只是把台灣大盤中是值得前五十名拿出來做成本的比例,在這種設計下你可以想像其實台灣50的基金投資報酬率,和大盤的基金投資報酬率可能差異並不大,也許台灣50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會更穩定一些,因為市值越大可波動就會越穩定。

ETF 其實真的要細分基金種類,其實也可以分成很多種類,但是比較點簡單的基金分類就是主動型基金種類跟被動型基金種類,台灣大部分的ETF都是屬於被動型基金種類,而被動型基金是什麼?被動的意思就是不會去調整它,都是固定的比例與固定的時間來做調整,像是 0050 還是 00878…..等,這些都是被動的類型;而主動型的ETF就一樣是有基金經理人佔有巨大的主導權,像是美國的ARK ,這種基金經理人的主動權巨大,所以自然管理費也會增加,基金投資報酬率的波動也會增加。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ETF這種基金種類,關鍵就是證券化,所以可以在股票市場中買賣的基金種類,但是如果想要基金投資報酬率穩定就盡量選擇被動型的ETF,如果想要有大獲利的機會,主動型的ETF也是一個基金投資的選擇。

分享你的喜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