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疑惑過,明明某支股票走勢正常,也沒有任何負面消息,為什麼股價會在某天陡然跳空、隔沒幾天便迅速漲回原先股價?如果碰到相同狀況,先別緊張,因為你可能只是遇上了「除權息日」。接下來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掌握除權息是什麼、該如何進行除權計算、除權息影響有哪些,以及配息基準日的意思,讓你遇到除權息時不緊張,輕鬆算出除權息時自己獲得的配息有多少!
除權息是什麼?除權計算公式有哪些?
如果你有在關注股票走勢及新聞,可能會看過某個標題寫著「OO除息0.46元 開盤15分鐘順利填息」,這個標題背後蘊含著兩大重要概念:「除權息」及「填息」,我們先從除權息的基本概念說起。
所謂的除權息,簡單來說就是上市櫃公司將前一年的營利所得與股東分享的行為統稱,可以進一步區分為「除權」、「除息」以下兩種:
- 除權:將營利所得以「股票」的方式分配給持有的股東,因為是分配股票,因此價格容易受到市場影響。
- 除息:將營利所得以「現金」的方式分配給股東,因為是分配現金,因此價格較為穩定。
- 除權息:將營利所得以「現金」及「股票」的方式同時分配給股東。
這邊指的股東,包含整股及零股的散戶,都有可能拿到除權息的分配;另外要注意的是,因為兩者都只是將公司的營利先轉移給股東,股東所握有的權益價值並不會改變,因此股價便會相對下調,這也是為什麼除權息當日股價在一開盤便會跳空。
至於「填息」,則是專指「除息」後股價持續回升至除息前股價,因此填息天數亦為投資人選股時常觀察的重要指標之一。
除權息計算公式說明|配股與配息計算
了解除權息的差別之後,那我們要怎麼計算自己手上股票能拿到多少錢呢?這邊假設有一支A股票,將發放股票股利0.5元及現金股利2元,假設你持有1張A股票,你將獲得:
- 股票股利(配股):0.5×1000(一張股票)÷ 10(股票面額通常為10元)=50股
- 現金股利(配息):2*1000(一張股票)=2000元
因此你總共將獲得2000元現金股利及增加50股A股。
除權息計算公式說明|除權息後參考價計算
那麼股價在除權息之後的參考價會是多少呢?下述將以除權和除息兩種方式分配方式作計算:
1.除權計算:除權後參考價=除權前股價 /(1 + 股票股利 / 10)
由於台灣的股本一股為10元,在計算時需要將股票股利先除以10,若配發1元股票股利則表示配發0.1股。
舉例來說:若A股票股價為10元,將發放股票股利0.5元
則10/(1 + 0.5 / 10)=9.52,A股價除權後為9.52元
2.除息計算:除息後參考價=除息前股價 – 現金股利
每配發1元現金股利,則股價就減少1元。
舉例來說:若A股票股價為10元,將發放現金股利0.5元
則10-0.5=9.5,A股價除權後為9.5元
3.除權息計算:除權息後參考價=(股價-現金股利)÷(1+配股率)
若同時除權息的話,股價為先除息再配股
舉例來說:若A股票股價為10元,將發放現金股利0.5元及股票股利0.5元
則(10-0.5)/(1+0.5/10)=9.04,A股價除權除息後為9.04元
除權息影響有哪些?會對我的股票總市值產生影響嗎?
了解除權息的公式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實戰演練,分別計算除權與除息後市價的波動,以及對你的股票總市值產生的影響:
- 除權:假設某間公司目前股價為100元,你手上握有一張(1,000股),宣布將發放5元股票股利。除權後參考價為100/(1+0.5)=66.67元,而你握有的股數則增加至1,500股。若將除權後股數1,500乘上除權後市價66.67元,可以發現除權前後你的總市值是不變的。
- 除息:假設某間公司目前股價為100元,你手上握有一張(1,000股),宣布將發放5元股票股利,最終會拿到5,000元的現金股利,除權後參考價為100-5=95元,而你握有的股數同樣為1,000股。若將除息後市值95元乘上股數1,000股,則得手中股票市值為95,000元,若再加上現金股利5,000元,則除息前後總市值同樣都是100,000元。
既然總市值都沒變,那對投資人有什麼好處?我需要參加嗎?
其實除權息對於投資者而言,只是一種預先領出資本利得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除息後領取的現金股利須繳納「股利所得稅」,且單次領取的金額若大於20,000(含)新台幣以上,需扣繳2.1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對於投資者而言可能會需要多繳錢,因此也能看到除息日前出現賣壓的狀況,至於若領取的股息或股利金額小於20,000台幣,那對投資者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配息基準日的意思?簡單弄懂除權息相關名詞
如同前段所述,若參與配息獲得現金股利,則會發生即便股票總市值不變,卻須多納稅的狀況出現。因此弄懂「除權息日」、「最後過戶日」、「停止過戶期間」、「除權息基準日」等專有名詞非常重要。下述以「(2603)長榮」112年除權息公告為例:
- 除權息日:除權息日前一天買進股票,都可以參與配股配息。長榮公告除權(息)交易日為112/06/30,因此112/06/29(含)前買進股票都可以參與。
- 最後過戶日:於最後過戶日前完成過戶方可參與除權息,由於台股有T+2交割機制,也就是交易完後2天才會過戶,最後過戶日等於除權息日前1天+2個工作天,因此長榮的最後過戶日訂為112/07/03。
- 停止過戶期間:公司須於最後過戶日的隔天開始確認股東名單,此時仍然可以進行交易但無法交割與過戶,於停止過戶期間結束後方可交割過戶。長榮停止過戶期間為112/07/04~112/07/08。
- 除權息基準日:等同停止過戶期間的最後一天。因為直至這天才會停止統計符合資格的股東名單,並將以該日的股東名冊為準進行股息的分派。所以長榮的除權息基準日為112/07/08。
除權息說明與結論
最後總結,無論是除權還是除息,都只是公司將營利回饋給股東的一種方式,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依據不同的理財傾向,來看是否要選擇配發股利股息的公司,有的人會選擇不配息的公司,希望公司繼續將營利所得用於擴大公司規模,因此配息與否,並不代表公司賺不賺錢,看「填息」天數會是比較重要的參考指標;不論購買的股票有無除權息,做好資產配置、避險,以及謹慎面對市場波動,都是投資理財的重要功課。投資理財有賺有賠,以上文章意見僅作為理財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