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EPS怎麼算嗎?在開始研究財報前,每股盈餘EPS多少算好、多少算高也要研究,但你知道EPS怎麼算嗎?針對EPS怎麼算,本篇教您如何用EPS換算股價,了解EPS多少算好,破除EPS越高越好嗎等迷思,在股票購買時,投資人多半會選擇有不錯營收能力的公司,這時候每股盈餘EPS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少研究基本面的投資者,在開始研究財報之前,也會針對每股盈餘EPS進行研究,因此經常產生像是EPS怎麼算、如何用EPS換算股價等問題;本篇將教你弄懂其中一個基本面重要指標EPS,了解EPS多少算好,破除EPS越高越好嗎等迷思,最後實際演練EPS怎麼算的換算公式,助你快速掌握各家公司的盈利能力!
EPS是什麼?每股盈餘來判斷公司是否虧損
如何找到穩定且具有成長性的企業,讓企業能夠長久替你賺錢,一直以來都是投資人最在意的事情,其中最能夠幫助投資人判斷的指標就是每股盈餘EPS。
所謂的EPS就是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單說就是「每買一股,該企業為你賺到了多少錢」,能夠用來判斷公司的獲利能力。每股盈餘具有以下幾點特性:
1.作為同類股的比較
可將不同規模的企業拉到同個基準上比較,因為都是以一股賺多少錢作為基準。
稅後淨利 | 在外流通股數 | EPS | |
企業A | 1億元 | 5,000萬股 | 2元 |
企業B | 5,000萬元 | 1,000萬股 | 5元 |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儘管A企業規模較B企業大,然而B企業的獲利能力其實更佳。
2.EPS作為成長趨勢指標
EPS越高通常表示該公司獲利能力越佳,然而仍要根據過往平均表現進一步判斷,例如運用過去的EPS每股盈餘是否不斷成長,來判斷公司的營運狀況。
3.計算股價合理價位
通常搭配本益比計算,因為本益比的公式為「股價除以EPS」,因此可用來初步分析股價是否位在合理價。
EPS怎麼算?簡單搞懂3種計算公式
既然名為每股盈餘,那麼當中的每股是指特別股還是普通股?盈餘又是指稅前還稅後利潤呢?其中的差異,對基本面評估可會有巨大影響,接下來為各位介紹EPS怎麼算。
1.EPS怎麼算:基本EPS
公式:EPS = 稅後淨利 / 流通在外股數
稅後淨利:該企業當年度的稅前淨利(營收扣除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等)扣除所得稅後之值。
流通在外股數:該企業所有在公開市場上流通的股數,總和一般投資人、該企業內部人員,以及三大法人所持有之普通股。
以前述提及的A企業為例,稅後淨利1億元,在外流通股數5,000萬股:
EPS = 100,000,000 / 50,000,000 = 2元
2.EPS怎麼算:精準EPS
若要更精準計算EPS,就必須得先扣除特別股股利,再除以加權平均流通在外的股通股股數,假設特別股股利為1元,股數為1,000萬股:
EPS = (1億 – 1,000萬) / 5,000萬 = 1.8元
3.EPS怎麼算:稀釋EPS
另外也可見「稀釋每股盈餘」一詞,其公式為:
稀釋 EPS =(稅後淨利 – 特別股股利)/(普通股在外流通股數+稀釋股)
其中稀釋股包含特別股、可轉換公司債、股票選擇權、認股權證等等,若一間企業發行多種衍生性金融商品,那麼計算稀釋每股盈餘會較為精準。
EPS多少算好?EPS越高越好嗎?
我們在第一段提到,EPS越高通常代表該企業獲利能力越好,然而這並非通則,有些情況仍會造成EPS升高,但不代表獲利能力變好,仍須綜合考量以下幾點:
1.業外收益增加:例如變賣土地、設備等,這反而可能顯示該公司正經歷動盪,可以由過往的EPS數據看出。
2.企業購回庫藏股:因企業購回庫藏股,將導致流通在外的股數減少,進而讓EPS看似變大,然而獲利能力其實是不變的。
3.市場短期波動:可能因為景氣或訂單量突升,造成高EPS的短期現象,仍須拉長時間觀察其成長合理性。
從上述可以看出,EPS如果在短時間內上升,對投資者來說反倒要注意公司目前的營運狀況,因此在判斷EPS是否越高越好時,往往會拿出前5年的EPS數據來做參考,將時間維度拉長,才能正確判斷公司的獲利能力;至於EPS多少算好,則可以根據同行、同產業的類股來做為判斷標準。
EPS怎麼看出股票價值?EPS換算股價方法公開
了解EPS定義及計算方法、知道如何判斷企業獲利能力後,接著就要談到EPS與股價之間的關係,這會影響到投資人如何設定買入的合理價。在了解換算方法前,讓我先為大家介紹「本益比」這個概念。
本益比的意思就是,買入股票後多久才能夠回本,又可分為預估本益比及歷史本益比:
1.預估本益比 = 現在股價 / 預估未來每股盈餘
2.歷史本益比 = 現在股價 / 歷史每股盈餘
儘管企業過往的獲利能力不代表未來能實現,但歷史本益比相較預估本益比更為客觀,也因而較受投資者青睞,以下為本益比計算範例。
現在股價 | 每股盈餘 | 本益比 |
100 | 5 | 100 / 5 = 20 |
上述範例表示若以過往每股盈餘計算,約20年後回本。一般來說本益比越小,代表投資更快回本。而各產業的前景、淡旺季、獲利成長性,或景氣連動性都不一樣,所以合理的本益比各不相同。
EPS換算股價方法
公式:股價 = 本益比 * 每股盈餘
假設我們分析後預估該企業合理本益比為20、便宜本益比為14,且預估未來每股盈餘平均為2元,那麼買入的合理價則為20 * 2 = 40元,便宜價為14 * 2 = 28元。
如何透過EPS來選股?4大選股條件快速一覽
了解EPS與本益比之間的關係後,相信大家對於買入的合理價,以及EPS每股盈餘的基本面指標,就有了初步的概念,那到底要如何在實戰中用EPS來選股呢?以下向各位介紹5種選股條件:
1.當EPS相近,選擇本益比低的股票
當每股盈餘相同時,可以選擇股價較低、本益比較低的股票,會比較容易買在合理價位。
2.同類股中選擇EPS較高者
同類股的產業裡,例如原物料、電子或半導體等同類股,可選擇其中EPS較高者。
3.查看過往EPS趨勢是否正成長
透過過往的EPS趨勢是否呈現正向成長,來判斷該公司是否具有長期的獲利能力,可以排除因為買入庫藏股或賣出土地、設備等業外收入而導致EPS成長之股票。
4.選擇EPS穩定之股票
EPS穩定,代表公司體質較為穩健,若忽高忽低則表示該企業獲利不穩定,較難對未來做評估,波動及風險更大。
EPS多少算高?須看過往趨勢與同類股比較
本篇帶大家了解EPS怎麼算,及本益比的定義及計算方式,公司是否獲利,是投資人十分關心的事情,可以透過EPS的查詢與計算來作為參考指標,而搭配本益比使用,則能用合理價位買入股票,至於EPS多少算高的問題,還是得看過往趨勢與同類股比較,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數字。EPS及本益比並不能完全預測未來股價,仍需搭配其他基本面的數據做全盤考量。投資理財有賺有賠,以上文章意見僅作為理財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現金股利怎麼算?現金股利換算公式說明,簡單搞懂現金股利意思為何
除權息是什麼?一文看懂除權計算及除權息影響,股價震盪不心慌!